企业商讯
截至2024年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中国PLC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约为155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比略有下降0.5%,但项目型市场的推动,如汽车、电力、冶金、交通运输、市政等行业对PLC的需求持续增长。
增长预测: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制造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新兴行业的涌现,PLC市场将继续扩大。
行业结构
产品分类:根据输入/输出(I/O)点数,PLC被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小型PLC主要面向OEM市场,而中大型PLC则更多应用于项目型市场。
市场占比:2022年,大中型PLC市场占总市场的比例为50%左右,小型PLC占据另一半份额。预计到2024年,这一比例将保持稳定或有轻微变动。
竞争格局
品牌分布:目前,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在中国PLC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大中型PLC领域。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服务网络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国产品牌崛起:近年来,国产品牌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灵活的服务模式,在小型PLC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特定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方面表现出色。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网络化:PLC正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集成AI、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PLC之间的联网通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以适应工业互联网的需求。
模块化与标准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PLC制造商正在开发更多种类的模块,并推进接口标准的统一。
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PLC的安全性能设计和测试成为关注焦点,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政策环境
政府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智能制造和工控系统的政策,鼓励PLC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发布了有关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指南,规范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PLC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激烈,而政策的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中国PLC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约为155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比略有下降0.5%,但项目型市场的推动,如汽车、电力、冶金、交通运输、市政等行业对PLC的需求持续增长。
增长预测: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制造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新兴行业的涌现,PLC市场将继续扩大。
行业结构
产品分类:根据输入/输出(I/O)点数,PLC被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小型PLC主要面向OEM市场,而中大型PLC则更多应用于项目型市场。
市场占比:2022年,大中型PLC市场占总市场的比例为50%左右,小型PLC占据另一半份额。预计到2024年,这一比例将保持稳定或有轻微变动。
竞争格局
品牌分布:目前,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在中国PLC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大中型PLC领域。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服务网络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国产品牌崛起:近年来,国产品牌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灵活的服务模式,在小型PLC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特定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方面表现出色。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网络化:PLC正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集成AI、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PLC之间的联网通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以适应工业互联网的需求。
模块化与标准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PLC制造商正在开发更多种类的模块,并推进接口标准的统一。
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PLC的安全性能设计和测试成为关注焦点,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政策环境
政府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智能制造和工控系统的政策,鼓励PLC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发布了有关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指南,规范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PLC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激烈,而政策的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 下一个:2024伺服驱动器行业发展趋势